3·15教育宣传周|聚焦315,关爱老年人客户,防范金融诈骗
引言
随着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,老年群体的金融消费活动也日益活跃。与此同时,网上银行、手机银行、非现金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,面对专业性强且种类繁多的银行、保险等金融消费行为,老年人往往精力有限,风险意识和维权意识薄弱,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老年人对金融创新了解不够等弱点,采取非法手段侵害老年人权益。
互联网变化日新月异,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隔绝于智能时代之外。网络无形之中在老年人与现代生活中间拉起了一道迷网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了网络诈骗、金融骗局眼中的“唐僧肉”,关爱老年人客户,防范金融诈骗日渐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项重要内容方面。
案例简介
2022年1月某天,68岁的客户杜奶奶前往某保险公司客户服务大厅寻求帮助,她表示此前有一位业务员洪某为其办理保单增值业务,陆续向其拿走合计8万元现金,现洪某失联,要求保险公司协助联系洪某。
经过仔细询问,杜奶奶曾于2010年在保险公司退保一份养老年金保险产品,一直有固定的保单服务人员与其联系。2019年初,杜奶奶收到自称为保险公司业务员的一通电话,洪某自称是保险公司保单增值服务人员,保险公司近期推出了一项增值服务,可以在原有保单上实现收益翻倍。杜奶奶并未警觉,在与业务员洪某接触过程中,认为洪某为人热情细心,在聊天中向洪某透露了爱人离世,子女亲人在外等重要个人信息。此后,洪某开始经常到杜奶奶家里做客,陪杜奶奶聊天散步,深得杜奶奶信任。自2019年底,洪某以办理保单增值服务为由,陆续向杜奶奶索要合计8万元现金。起初的确有一定的“利息返还“,但“返还”2次后便没有了后续,洪某也失去了音讯,杜奶奶这才慌了神,前往保险公司求助。
经保险公司核实,洪某并非保险公司业务员,工作人员洪某极有可能为第三方诈骗团伙成员,通过谎称为保险公司业务员,对独居老人大打“温情牌”进行诈骗。随即协助杜奶奶报警处理,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。
案例分析
本案中,洪某正是利用高龄客户杜奶奶防范心理弱、缺乏关爱、个人保护意识弱等情况诈骗成功,从杜奶奶处获取非法利益。杜奶奶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消费风险提示
1、随着法治观念深入人心,老年人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渐提高,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权利受到侵害后,需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获取帮助。
2、不断提高防骗意识,坚信“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牢牢看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,打消“用小钱赚大钱”、“吃小亏占大便宜”、“不劳而获”的念头。凡事三思而后行,遇到不明白的事不要急于做判断和决定。
3、牢记“三个切莫”。切莫贪图小恩小惠,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。切莫相信一夜暴富,防范非法集资和投资陷阱。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,遇事多与家人商量,有疑问及时向子女求助,识别金融骗局,远离非法金融活动